关于印发市统计局导师制和传带制工作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局(监测分局)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
现将《市统计局导师制和传带制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有好的做法和经验请及时反馈给局办公室。
十堰市统计局办公室
2016年5月18日
市统计局导师制和传带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湖北省统计局《关于实施导师制和传带制加快年轻统计干部成长的意见》(鄂统办文〔2013〕40号)和《关于在全省统计系统推广导师制和传带制的通知》(鄂统办文〔2016〕18号)精神,有效促进年轻干部尽快成长成才,根据《十堰市统计局年轻干部成长规划》,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现代统计体系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分发挥业务骨干在年轻干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言传、手帮、身教的形式,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实践技能和工作水平,有效培养年轻干部成长为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撑得起、作风上过得硬的中坚后备力量,为加快统计“智库”建设和全面实现湖北统计升级版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养对象和导师选配
(一)培养对象。培养对象为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新进的年轻干部,一般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35周岁以下的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中层以下人员;(2)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新招人员工作不满2年,或者虽满2年还需进一步培养的;(3)从外单位调入局机关工作或者内部轮岗后业务还不够熟悉的人员。
(二)导师和帮带人。导师原则上由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帮带人由业务能力较强的科室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担任。
(三)帮带对象确定。根据局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年轻干部情况,按照业务对口、方便沟通的原则,在双向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局党组会议研究,正式确定导师、帮带人和培养对象名单。
三、“传帮带”主要内容
(一)政策理论上“面对面”宣讲。针对年轻干部所从事专业特点,结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宏观微观经济形势变化情况,面对面指导年轻干部学习政策理论,学习经济学、统计学理论。
(二)统计实务上“一对一”指导。针对年轻干部所从事专业和岗位,引导他们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制度学起做起,逐步掌握本专业统计方法制度、掌握统计数据整理方法、熟练使用常用的统计分析指标、熟练搜集积累分析素材。
(三)写作技巧上“手把手”帮带。在充分认识年轻干部的实际工作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写作能力培养计划,指导年轻干部掌握统计分析选题的基本技巧、标题的基本格式、提纲的构建方法、行文的基本要点等,实现年轻干部在2至3年时间内,在统计分析研究方面基本出师的目的。
(四)答疑解惑上“心贴心”交流。对年轻干部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其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多带年轻干部到基层、企业实地调研,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工作中、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困惑,使其逐步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五)思想作风上“硬碰硬”纠正。对年轻干部不仅要传授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还要负责年轻干部的思想教育,关注其思想动态,勤敲“警世钟”,常念“紧箍咒”,帮助其形成按制度办事、按规范办事的良好作风,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制止纠正。
(六)生活关爱上“实打实”解难。对年轻干部不仅要在政治上关怀、经济上关心,还要在生活上关照、感情上关爱,设身处地帮助年轻干部排忧解难,让其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帮助其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主要措施
(一)完善教育培养机制。一是深化导师制和传带制。以课题组研究的方式,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培养模式,集体完成课题任务,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年轻干部,实现教学相长。二是坚持带到一线调研。将年轻干部有计划地带到基层一线、企业一线和项目一线进行实践调研锻炼,每季度至少带年轻干部调研1至2次,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规范学习制度。继续开展青年干部大讲堂活动,鼓励全年干部学业务、讲业务;深化机关周五下午集体学习日活动,鼓励年轻干部每月阅读一本书,在机关学习日上轮流推介一本读过的书。四是坚持说写提升制度。局党组根据月度工作安排确定每月信息写作及新闻报道重点任务,每名年轻干部每月至少完成4篇信息任务,在市级媒体至少发表2篇,省级以上媒体至少发表1篇,锻炼培养年轻干部能干、能写、能说的能力。
(二)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年轻干部成长档案。为每一名年轻干部建立一本成长档案,人事部门具体负责对年轻干部的考核,重点围绕年轻干部任务目标完成情况、日常工作表现、参加集体活动、学习能力提升、承担急难险重任务表现、民主评议、导师和帮带人点评等方面采用百分制量化考核并将结果计入干部成长档案,以便全面掌握年轻干部的成长情况。二是完善局机关评先表模制度。局党组对各类评先表模名额按比例划定一定名额,专门用于表彰优秀年轻干部。三是建立年轻干部传帮带考核激励制度。每年评选表彰一次优秀导师、帮带人和年轻干部;实行严格的奖惩兑现,每季度在年轻干部中评出1-2篇优秀稿件相互学习,对年轻干部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进行表彰奖励;对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作为骨干加以培养,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提拔重用,并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
(三)强化管理监督机制。一是坚持岗位锻炼制度。对经历比较单一的年轻干部进行机关内部轮岗锻炼,对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下派到基层、企业和驻点村担任“第一书记”等形式进行锻炼。二是落实谈心说事制度。导师和帮带人定期与指导对象谈心说事,工作、生活上为年轻干部排忧解难,帮助健康快速成长。导师原则上每月找指导对象谈心谈话一次,关注其心理动向和成长状态;帮带人每月至少谈话2至3次,引导年轻干部经常性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适时进行提醒和鼓励,促其自我总结提高。三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十星级统计工作者”评选要求,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日常监督和严格管理,奖优罚劣,导师和帮带人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及时发现解决年轻干部存在的各种问题,当面批评,严厉制止,发现不良苗头及时纠正,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成才。
(四)落实选拔任用机制。一是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根据平时和年度考核情况,结合竞争性选拔考试结果和年度获奖情况,建立正科级和副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实行滚动更新、定期调整、动态管理,做到优进拙退,激励年轻干部不断提升素质、积极进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二是加大任用年轻干部力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对在工作中群众公认、表现优秀、确已成熟的年轻干部,局党组按照成熟一个提拔一个要原则,适时予以提拔使用,激励年轻干部修身提能、干事创业,始终保持干部队伍“一池活水”。三是改进竞争性选拔工作。根据国家相关制度规定,结合我局实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机关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科学设置条件和竞争方法,注重德和实绩考察,从中发现干部、储备人才。在机关始终营造一种“比、学、赶、超”的氛围,充分调动年轻干部的积极性,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实施导师制和传带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刘玉松同志任组长,党组成员、监测分局局长邓文湖同志任副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戴淑国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该项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二)明确工作责任。各位导师和帮带责任人要深刻认识实施导师制和传带制的重要意义,严格履行帮带职责。要与指导对象结亲交友,力所能及的在思想上引导、业务上指导、生活上帮助指导对象。要帮助指导对象找准“短板”和不足,指导他们量身制定个性培养方案和成长计划,经常开展业务指导、交心谈心等活动,详细了解指导对象心理、工作、生活状况,有的放矢,因人施教,补齐“短板”。
(三)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青年干部要定期向导师和帮带责任人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局实施导师制和传带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不定期开展检查和工作指导,经常关注帮带指导情况,加强业务指导,落实督查措施,确保指导对象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促使“两制”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做好汇总、总结、提炼工作,巩固、推广“两制”活动成果,积极探索新的帮带指导模式,并逐步形成“两制”工作长效机制。
附件:1、市统计局实施导师制和传带制工作结对表
2、2016年度课题研究任务及完成时间
附件2: